“布”履不停積極融入全球網絡
紡織行業
5月出口增速再次轉降
根據海關總署6月7日發布的數據,在外需仍未有效恢復的情況下,疊加去年同期供應鏈恢復、出口基數高的影響,5月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再次出現下降。按美元計,當月出口同比下降13.1%,環比下降1.3%。1-5月累計同比下降5.3%,降幅較上月擴大2.4個百分點。從出口商品類別看,由于海外需求下降,東南亞國家服裝出口訂單減少,導致我中間品出口下降速度超過終端消費品,5月紡織品出口同比下降14.2%,環比下降5.6%,服裝出口略顯企穩,同比下降12.2%,環比增長3%。
創新彈力面料夏秋訂單局部增加
近期中國輕紡城市場,以滌綸FDY、POY、DTY為主原料加氨綸絲噴織類滌氨彈力布夏秋訂單發送局部增加。滌氨彈力布部分前店后廠式的實體性布業公司夏秋內需訂單承接及發送相對較為順暢,該類布業公司因資金實力較為雄厚,研發生產的夏秋季新款滌氨彈力面料因質量可靠,風格獨特,連日各有銷路,風格創新面料附加值明顯提升;為防止同行跟風,這些布業公司新風格面料多在廠方打包發貨,多數內銷訂單均在廠方發貨,創新彈力面料夏秋訂單發送局部小增。
目前市場常規淡季來臨,紡紗企業市場信心不足,無論內需還是外貿,企業普遍認為下游市場都將進入淡季,紡織行業將再度面臨大考。中小紡織企業或將再度面臨減產、停機的危機。
受需求影響,下游采購不積極。客戶對后期走勢不是很看好,導致交易量降低,觀望氣氛濃厚。只要市場有利空消息,紡企必將壓低采購價格。所以,很多貿易企業也心領神會其中道理,一般在期貨價格出現下跌時,則蜂擁而至向廠家提供點價資源報單,一部分貿易商為拿到微薄的利潤,一部分則或為完成既定的銷售任務,還有部分人士或及時回籠企業資金,僧多粥少的競爭格局中,各方不免為達成成交展開價格戰。
久而久之,參與者心力交瘁,操作積極性也隨之下降。一路走來,或會發現只要市場無利好刺激,價格就會回落,似乎成了一條暗藏的規律。業內專家表示,或許將有一部分中小企業面臨減產的壓力。
市場走勢難以琢磨
按往年季節性需求,秋冬面料應該需求增加,最近純棉粗厚工裝和帆布的品種相對稍多,但多為報價環節,實際到打樣、落單的還相對有限。
今年打破了許多以往的需求規律,令市場走勢更加難以琢磨,一路弱勢下來,令眾多企業不知所措。目前正值淡季之時,外銷難有突破,內銷需求降低,工廠庫存增加,后續訂單不足,減產的普遍現象是各個廠家不可回避的現實。從目前市場行情來看,內銷競爭激烈,外貿復蘇困難,織造廠家將繼續累庫存,若后市行情沒有實質性的變化,廠家開機率或進一步下滑。目前情況下,多數工廠會采取減產的自救方式努力堅持走過這低谷時期。
撬動中歐貿易合作新發展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紡織行業邁向全面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新目標的啟程之年。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賽道上,紡城柯橋持續發力,積極融入“雙循環”新格局,通過“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全力推進現代化“國際紡都”建設。
紹興市柯橋區會展業發展中心黨組書記、主任蔣志芬在啟幕式上致辭。她表示,期待在紡博會海外云商展的平臺上,以布商貿易為支點,撬動中歐貿易合作新發展。在收獲商機、洽談對接的同時,講好中歐互利共贏故事,加深雙方的理解和信任,續寫中歐友誼的新篇章。
“時尚、面料、服裝相關行業是法國重要的產業,要求我們要保持持續的創意,以及對材料的研究和創新,因此與像中國這樣的面料生產大國保持持續的對話和合作尤為重要。”巴黎設計孵化園創始人/基金會主席Lyne Cohen-Solal指出,紡博會云商展的線上平臺讓行業人士得以輕松交流,服務了面料生產商和時尚、服裝行業的重要企業和從業人員,柯橋再次展示了其在行業內舉足輕重的作用。
歐洲時尚培訓學院 EFA院長Melissa Schleich在致辭中表示,柯橋是各國企業深化合作的重要資源供應商和不可忽視的產業平臺,柯橋紡博會海外云商展促進了全球紡織產業鏈的新業務合作。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她衷心希望中歐紡織行業優勢互補、攜手并進。
“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新經濟發展帶來全球規則重塑,數字貿易成為雙邊、多邊國際合作的重要內容。在復雜形勢下,紡織行業要堅持積極融入全球網絡,共同應對規則調整帶來的變化。”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波在致辭中表示,期待和歐洲紡織同仁一道,共享中國式現代化帶來的發展機遇,共同維護平等互利的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攜手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力量。
聲明:本文整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經核實后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