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誤區、角色錯位、樹立威信
在現代企業中,我們很多的管理者往往都是半路出家的,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原來在基層的崗位中干得不錯,有著不錯的業務技能和素質,進而得到提拔。
進入管理崗位后,角色發生了轉變,工作內容與職責也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以前是只要管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現在變成了要管理好一個部門或一個團隊;以前是聽上級的指揮,現在是指揮別人的同時,還要向上級請示。
然而內心還沒有完全轉變,沒有經驗之談。所謂“經驗”都是看其前輩們自我總結而來,或者前輩們的言傳身教而得,這就使得管理者的角色變得茫然,工作開展不夠順暢、難度加大,效率降低、團隊凝聚力缺失,進而開始對自我進行否定。
新晉管理者,容易陷入的誤區
1.依舊依靠著個人努力去完成任務,喜歡抓具體業務
2.事無巨細,不善于授權
3.雖有目標,但缺乏對目標控制
4.不善于、不習慣做計劃
5.經常充當救火隊員的現場普遍
6.未接受過系統的管理技能培訓
7.不善于招聘、選拔、培訓、激勵下屬
8.不屬于去建立有效的工作團隊和工作網絡
中層管理者在企業中的重要性
中層管理者是企業高層與基層員工之間的紐帶,是日常工作的管理者和生產活動的組織者。中層管理者是企業的中堅和脊梁,其重要性不容質疑。企業的發展壯大,需要管理干部的快速成長;如果您要造就一個強大的公司,那么, 請您先學會打造強大的中層!
管理者角色錯位的表現
1、向下錯位。把自己當作民意代表,要代表民意,代表群眾,和領導談一談,跟領導鬧對立。特別是當看到自己的下屬由于受到來自企業的處罰或者由于企業的戰略目標而需要對企業進行結構調整時,管理者由于在日常生活中與自己的下屬接觸比較多,有一定的感情,以至于在這個時候扮演起同情者的角色,這是一般管理者常犯的一個錯誤。
2、向上錯位。不去執行領導所交付的任務,而是整天替領導擔心,對公司的安排和決定評頭論足。管理者在企業的運作當中體現的應該是企業的意志,但是在實際工作當中,某些部門管理者由于對本部門的工作比上司清楚,可能就會認為上司的決定是錯誤的,或者與實際情況不符合。在這種情況之下,管理者就可能產生抵觸情緒,也就是要改變上司的決定,使之符合個人的想法。這種現象是管理人員最為忌諱的。
3、事必躬親,事無巨細,眉毛胡子一把抓。所謂有所為有所不為,好鋼一定要花在刀刃上,就是說明了管理者一定要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最應該做的事情上去。
4、和事佬,老好人。在下屬面前扮演老好人的角色,不敢堅持原則,好壞不分,是非不明。管理者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身份,在下屬面前堅持必要的原則,這樣才能使個人的威信得到確立。假如你既是管理者,又是和事佬的話,其結果就只是讓下屬不信任。
如何樹立威信?
成功的管理者,是因為他具有99%的個人威信和1%的權力行使。一個人之所以為他的上司或組織賣力工作,絕大多數的原因,是上司擁有個人威信,像磁鐵般征服了大家的心,激勵大家勇往直前。那么作為剛上任的領導,您如何樹立自己的威信?
一、征服元老
在一個部門里面,往往有一些工作經驗、見多識廣的 “元老”,他們通常有比較穩定的人際關系和強大的群眾基礎,元老們往往由于年齡偏大而激情減退,難免因循守舊和應變能力差,常陷入經驗主義的怪圈。所以他們很可能擺出一副對你不懈的態度,不配合工作,而其他的員工也為他們馬首是瞻,所以要想服眾,請先從征服元老開始。
其實,征服元老的方法非常簡單。一方面元老往往自持經驗豐富,所以你不妨拍拍他的馬屁,給他戴戴高帽子,滿足他的虛榮感;另一方面元老往往認為你是外來人,有抵觸情緒,所以你不妨和他來個“推心置腹”的交流,用溝通的方式打消他的敵視。
二、展示強勢執行的決心
執行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新官上任,立新規矩是必然要做的事。但不同的是,有的新規矩很快成為一紙空文,新官也很快威信掃地;也有的新規矩很快便深入人心,成為真正的標準。
三、站在下屬的角度堅持原則
新官上任,樹立威信是必要的,但威信并不是讓人懼怕,而是讓人自覺地信服。作為主管,在工作中你應該以溫和的態度和下屬接觸,但對于原則問題一定要秉公辦事。對于下屬,應該始終貫徹既嚴格、又溫情的領導態度。
對于管理者來說,要使自己能在企業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首先也必須認識自己,認識自己作為一個管理者在企業中的作用,也就是角色認知,充分扮演好自己在企業中的角色。作為管理者,實際上在工作中要經常轉化角色,而要轉換角色,首先要認識自己的角色及其功能和作用,這樣才能扮演好角色,否則你的角色扮演就很容易出現偏差,影響個人的工作績效以及職業生涯。所以,角色認知能力在管理作用的實現方面起到基礎性的作用。
聲明:本文整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經核實后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