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多位丙綸行業上下游企業代表齊聚“中國玉都”,圍繞丙綸行業新進展、新技術開展深入交流。
勝邦作為丙綸年會的重要支持單位及演講嘉賓,重磅出席本次年會,與行業眾多精英企業共同深入探討丙綸行業的發展方向、技術升級等諸多問題。
勝邦董事長李長琦作為企業代表和演講嘉賓出席本次年會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廣東省揭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端雄、揭陽市揭東區委常委鐘金鴻、揭陽市揭東區經濟信息化和科技局局長鄭創輝,廣東蒙泰高新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清海、慈溪丙綸行業協會/大東化纖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張仁、福建三宏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蘇榮欽等嘉賓應邀出席會議。
東華大學、大連商品交易所、廣東化學纖維研究所、北京中麗制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常州市富邦化纖機械廠、嘉興勝邦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中國丙綸網等來自丙綸產業鏈長下游資深專家學者、科研人員及企業家180人匯聚一堂,共商丙綸行業新發展。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趙向東主持會議
本次會議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主辦,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丙綸分會、廣東蒙泰高新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丙綸網承辦。
丙綸作為合成纖維的后起之秀,雖然規模相對小,但是其原料來源豐富,生產工藝簡單,生產過程能耗低、污染小,具有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優勢。丙綸產品具有質輕、高強、耐酸堿等特點,特別是近年來開發了功能性丙綸,產品廣泛用于地毯、各種繩索、漁網、建筑增強材料、包裝材料等工業用、居家用品以及醫療衛生等領域。我國丙綸研發雖然起步晚,經過近20年的追趕,我國的丙綸產品涵蓋高強、抗紫外、可染、細旦、超細旦等差別化丙綸產品,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丙綸生產國。
領導致辭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在致辭時指出,經過改革開放40年,化纖行業開創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我國已成為全球產業鏈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化纖生產、消費和出口國。丙綸在化纖行業中是一個小品種,但也是一個產品性能優良、生產過程綠色環保的產業。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2-2017年,我國丙綸規模以上近50家企業實際產量穩定在30萬噸左右,不足合成纖維總產量的1%,是合成纖維中所占比重較小的品種,產能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的江蘇、浙江、山東和廣東等地區。由于丙綸優良的性能,在繩纜、織帶、非織造布、土工布、衛材、高檔運動服等特定領域的應用,使得其近年來保持了平穩發展的態勢。相比國外丙綸在產業用和高檔運動服領域的應用,這也正是我們未來行業的增長點。新技術、新裝備、智能制造、互聯網+的應用,功能性、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是我們新一代丙綸人的責任擔當。
廣東省揭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端雄在致辭中介紹了廣東省揭陽市近年來產業發展態勢。他指出,揭陽是廣東制造業城市和民營經濟大市,擁有金屬、石油化工、紡織服裝、食品醫藥等優勢傳統產業,其中中石油化工和紡織服裝是揭陽支柱產業,具有完善的產業鏈條,其中紡織化纖服裝產值達1300多億元。目前,總投資654.3億元、年產2000萬噸煉油+120萬噸乙烯+260萬噸芳烴的煉化一體化,以及紡織印染環保綜合處理中心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必將帶動實現石油化工和紡織服裝產業的鏈條延展重構,也為化學纖維工業發展帶來重要機遇,創造有利條件。未來揭陽將堅持把服務企業和項目作為第一要務,進一步完善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扶持措施,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圍繞重大項目配套,謀劃合作切入,共創互利多贏,攜手促進化纖工業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論壇
化學纖維的研發現狀和發展趨勢
東華大學教授陳龍分享了全球紡織纖維材料發展戰略以及東華大學研究方向。報告解讀了美國革命性纖維和紡織品計劃,注重系統創新,產學研產業鏈要素的緊密結合,強調軍民融合,紡織產業振興項目;日本強化高技術纖維和高端纖維制品的應用研究,強調發揮功能和性能的極致;德國工業4.0 Future TEX計劃,強調低碳、綠色、循環,新型紡織材料中高性能、功能創新、復合材料是未來發展趨勢;以及法國Up-TEX計劃和歐盟Horizon2020計劃。我國《化纖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中,從三方面對我國“纖維材料”工業發展現狀進行定位:一是紡織工業整體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支柱產業。二是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三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化纖已經不再僅僅應用于傳統的紡織服裝,它實際上關系到國防、軍工、交通、能源、醫療衛生等各個方面。未來將重點關注纖維新材料重點工程、綠色制造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品牌培育工。最后,介紹了東華大學有代表性的研發成果:碳纖維制備過程的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及其系統工程研究;有機高性能纖維制備的分子鏈構象控制和成型技術研究;通用纖維的分子設計與聚集態結構及仿真超真化研究;有機/無機納米雜化材料及納米纖維的成形基礎研究;可再生資源纖維材料制備與仿生技術研究。
2019年中國聚丙烯產業發展趨勢
大連商品交易所北京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高春雨分析了全球烯烴市場、全球聚丙烯市場和我國聚丙烯市場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并列出了影響2019年聚烯烴價格的主要因素。2018年全球新增乙烯產能912萬噸/年,新增丙烯產能635萬噸/年。2019年將新增乙烯產能568萬噸,其中北美新增產能330萬噸/年,亞洲新增198萬噸/年,由于產能增長快于需求增長,乙烯開工率可能較2018年有所回升;2019年新增丙烯320萬噸/年,其中亞太新增近300萬噸/年,增速放緩,丙烯開工率將回升到79%。
2017年全球聚丙烯新增產能近370萬噸/年,而需求增速有所回落。2017年全球聚丙烯需求為7007萬噸,同比增長了4.0%,需求增速較2016年有所回落,聚丙烯裝置開工率也有所下降。預計到2020年世界聚丙烯生產能力將達到8471萬噸/年,需求將達到7688萬噸。目前注塑、薄膜及拉絲仍是聚丙烯的主要用途,近年來拉絲、薄膜等用聚丙烯的需求在穩步增加,其他增長較快的用途還包括管材及管件和涂敷料等。我國聚丙烯消費中,編織、注塑和薄膜是主要消費領域。預計2019年國內聚丙烯產能為2900萬噸/年,需求將達到2900萬噸,同比增長7.0%,預計當年產量在2400萬噸左右,凈進口量在500萬噸左右。
中美貿易戰的時代背景及對中國紡織行業的影響
東華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顧慶良從時代發展的歷史視角解讀當前紡織貿易變局。報告介紹了全球工業文明時代,走過了第Ⅰ-Ⅲ次工業革命,目前正在經歷第Ⅳ次工業革命(4IR),通過顛覆性的信息通訊技術、量子技術、人工智能技術、3D技術、數字數據技術等深科技,及其數字激光、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納米技術、綠色技術、機器人等專用科技,開創新的應用市場,如碳纖維結構材料、移動支付、人臉識別、新能源車、語音識別、無人駕駛等應用領域。中國在4IR產業的技術創新和應用引領作用已顯現,內燃汽車—新能源車,無人駕駛,高鐵、磁懸浮(2020開通600公里)等新型運輸電動汽車可能成為新周期的動力之一,機器人廣泛應用于化纖企業,《紡織品與服裝協定》(ATC)規定2005年1月1日取消紡織品配額,標志著全球紡織品和服裝貿易回歸多邊貿易體制,進入后MFA(多種纖維協定)時代,這對主要的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國的世界格局產生巨大影響,中國紡織品和服裝出口面臨著全新的經濟環境。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地位舉足輕重,多年來紡織品和服裝一直是中國貿易順差的重要源泉。盡管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出口受到美歐貿易摩擦的干擾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但依然保持穩步增長勢頭。當前全球處于新時代,沖突不可避免、不均勻、不充分是主要特征,全球化、貿易自由化不可阻擋,一帶一路的包容性增長,滿足需求拉動消費是中國紡織主要工作,創建中國紡織的科技時尚創新版圖,打造中國地位,是我們應對當前世界變化的重要舉措。
珠三角地區化纖產業創新轉型之路
廣東化學纖維研究所副所長司徒建崧介紹了珠三角地區化纖產業發展歷程。1983年,廣東省第一條全套引進的滌綸高速紡生產線在新會滌綸廠投產成功,掀開了廣東化纖的發展熱潮。到1996年底,廣東占據了全國產量的1/4。品種齊全,尤其是滌綸長絲,無論是技術設備的先進性、還是生產能力都位于全國第一。隨著化纖設備國產化程度的提高,國產設備低投入、高產出的優勢非常明顯,使廣東化纖工業早期高投入、低產出的問題逐漸顯露出來,曾經輝煌十幾年的廣東化纖行業快速進入調整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重心逐漸由珠三角地區轉向長三角地區,廣東產業結構也開始轉變,第三產業已經成為廣東第一大產業,化纖行業面臨人才儲備缺乏、設備生產效率低、成本高等問題,導致化纖產業持續下滑。在珠三角地區化纖產業轉型發展中,主要體現在產品差異化的研發、產品的深加工和無紡布領域。服裝服飾是產業轉型的重要方向,2016年,廣東服裝服飾業銷售總產值4057.76億元,同比增長2.4%;出口服裝327.32億美元,占全國25.79%。廣東服裝行業保持平穩運行,在全國繼續保持龍頭地位。產業用紡織品是化纖產業的重要延伸,以無紡布為主的產業用紡織品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增長勢頭。它作為紡織行業的獨特分支,是一種短流程、高效率、低排放的產業,也是技術創新較為活躍的領域之一。在省內已逐步完善產業聚集效應,形成了南海醫療衛生材料、廣州從化包裝家居材料、江門土工建造材料、東莞家紡汽車內飾材料等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
功能化聚丙烯的結構設計、合成及應用前景
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蔡正國介紹,聚烯烴是世界上產量大、應用廣泛的高分子材料。2014年產量達到1.4億噸。但是,聚烯烴是非極性高分子,這一內在缺陷嚴重阻礙了聚烯烴在許多領域的應用。在聚烯烴分子鏈中引入極性基團或極性分子鏈段制備得到功能化聚烯烴,可有效改善聚烯烴材料的性能,例如,賦予聚烯烴親水性、可著色性、與極性高分子的相容性等,從而提高其高附加值。蔡正國介紹了聚烯烴催化劑的發展、希望通過設計過渡金屬催化劑來實現烯烴與極性單體的配位共聚。這一過程的實現非常具有挑戰性,也被認為是聚烯烴領域最后的“圣杯”之一。報告重點介紹通過引入羥基進行功能化聚丙烯的共聚改性,有效改善了聚丙烯的機械性能、抗氧化能力、熱穩定性、光穩定性和介電性能等。分享了功能化聚丙烯在丙綸中的應用。
《化纖工程項目規范》丙綸專題研究
北京中麗制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王敏介紹了《化纖工程項目規范》的研編依據、定位、使用范圍以及丙綸專題的進展情況。根據編制要求,丙綸專題研究工作主要調研了丙綸項目生產企業情況,地方政府管理部門對丙綸工程項目在立項、建設及運行中的監管情況,同類項目的國外標準、規范情況,原有規范中強制條文的實施情況,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及行政許可等需要列入本規范內容的等,梳理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對項目建設要求包括公共安全、環保、節能等。由此了解項目規范涉及的總量規模(項目規模)、規劃布局、以及工程項目功能、性能、關鍵技術要求和指標等;了解現行相關工程建設標準及強制性條文分析,突出現行強制性條文的覆蓋范圍、可行性、可操作性研究;了解國外相關法規、規范、標準研究、全面分析法規、規范、標準的構成要素、術語內涵、各項技術與我國的差異等,為編制專題“研編報告”和“工程規范草案”提供基礎數據。下一步將根據調研情況進行研究報告的編制階段,需要聽取各方面專家的意見。在研編報告提交后,需要通過審查,確定《化纖工程項目規范》草案。
最后和與會代表探討丙綸項目整個生命周期內哪些方面是政府必須監管的,丙綸項目的各個階段政府應該分別監管什么,哪些條目是丙綸項目特有的,必須要單獨列出的,等等。
海島復合聚烯烴纖維在鋰電池薄膜的應用
廣東蒙泰高新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郭仁琦在報告中介紹了鋰電池隔膜的技術要求,鋰電池隔膜生產方法,PE-Copet 海島型復合超細旦短纖的制備以及細旦空心PP短纖的制備。
PE-Copet 短纖通過濕法抄紙工藝和技術可制備出PE-Copet無紡布;空心PP短纖通過濕法抄紙工藝和技術可制備出PP無紡布。將PE-Copet無紡布和PP無紡布疊成三層,PE Copet/PP/PE-Copet通過熱壓粘合熱拉伸使三層無紡布中的PE層熔化粘線在一起形成整體無紡布隔膜,通過堿性融劑使海中的Copet熔化基礎形成微孔≤0.46um的PE/PP/PE三層電池隔膜。 PP層具有高強度、耐高溫和高隙率的骨架保持尺寸穩定完整。PE層孔徑穩定,半徑均小于0.46um,在125℃左右熔化自閉孔,自閉效果好,保證了鋰電池的安全性。
淺談丙綸裝備現狀及智能化發展建議
常州市富邦化纖機械廠總經理黃國富分析比較了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麗制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勝邦鑫源化纖機械有限公司等多家化纖設備公司的高速紡絲及節能丙綸裝備,并表示,自動備料、高速紡絲和自動包裝將是丙綸智能化設備的發展方向,將解決人工成本高的問題,設備占地少,效率高,成品品質穩定,綜合成本降低,節能增效。最后分享了今年參觀紡機展的心得。指出,當前我國化纖工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從傳統生產向智能制造變革,降低化纖行業的生產成本、人力成本正成為化纖機械技術創新的重要方向,因而化纖機械的發展備受關注。新裝備可使生產變得高效節能,更加智能,操作指標數字化,實現在線就能完成功能母粒的添加和成品檢測,產品更加豐富多樣,產品不良率明顯下降,纖維品質進一步提高且更加穩定。
一種迅速提升丙綸紡絲裝備至國際水平的方法
嘉興勝邦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長琦分析了巴馬格從1995~2017年間卷繞頭重要零部件撥叉齒輪箱,1992年至2011年間熱輥的變化,以及對日本的東麗熱輥從1995年~2011年間變化和區別,這些設備的質量毋容置疑。但由于部分產能較低,不適應國內滌綸、錦綸市場高產量的要求,很多都停產處于被賣和等賣的狀態。如果對這些卷繞頭和熱輥(特別是1995年前后生產)進行修整、改造用于丙綸市場,將大幅度提高我國丙綸市場裝備水平。早期德國、日本產卷繞頭熱輥,特別是卷繞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電氣老化。勝邦開發的萬能卷繞頭控制系統可以對市場上的任何一款卷繞頭進行精確控制。勝邦可為全國各大化纖廠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具有完善的卷繞頭,熱輥及成套設備制造能力。
丙綸企業庫存管理與優化
中國丙綸網技術總監黃楊明分析了丙綸企業庫存的數據不能實時更新、人力成本加大、客戶服務質量有待提高三大痛點,從入庫、物料領用、倉管人員工作三個方面解讀了如何做好庫存管理。指出運用進銷存掃碼軟件實現條碼管理,可提升錄入單據速度,通過條碼槍,直接可掃描入庫和出庫,基本上可以達到1-2秒鐘錄入一個商品。同時,可提升準確率,通過條碼掃描,可準確識別商品,避免人為選擇或者錄入錯誤。進銷存軟件已經成為了現代管理者幫助自己管理公司進銷存業務的關鍵工具,也是企業效率提升的關鍵。
同期還舉辦2018 丙綸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成果展示,廣東蒙泰高新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彩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西東華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嘉興勝邦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天信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富邦化纖機械廠、廣州軍特化工有限公司、鹽城瑞澤色母粒有限公司、鹽城欣樂機械科技有限公司在會議現場展示了企業技術成果、發展理念和戰略規劃。
勝邦作為本次年會的支持單位,十分榮幸能夠參與其中并分享自身發展創新的實踐經驗,幫助同行伙伴拓寬眼界、啟發思路。
通過此次年會,勝邦將繼續不忘初心、精良制造,不斷完善企業創新發展機制和生產技術,以獨特的創造性和一流的專業素質,向客戶提供更加卓越的化纖機械產品,為推動丙綸行業的新發展和拓展更多應用的新領域,奉獻勝邦新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