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10天的第十七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于4月28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圓滿落幕。本屆上海車展吸引了18個國家和地區1000余家中外汽車展商參展,參觀人數約101萬人次。
曠達科技前瞻設計團隊對本屆車展中主流品牌乘用車內飾面料的色彩、紋理、材質、工藝以及搭配方式等進行了分析與研究,提出了汽車內飾面料設計方面的一些趨勢。
Trend 1色彩應用趨勢
趨勢一:雙色/多色系座椅配色成為流行
黑色、灰色和米色仍是汽車內飾面料應用的主流色彩。黑白、黑棕、黑紅等雙色/多色系配色在座椅、門板及中控等區域應用,成為了本屆車展內飾色彩應用的一大亮點。
代表車型:別克新君威、寶馬i3和速騰R-line。
趨勢二:新能源汽車內飾色彩自成一統
新能源汽車內飾色彩應用逐漸形成了自有風格,代表新能源概念的藍色、表現天然舒適的淺麻灰色,清新的草木綠色都在本屆車展各大品牌的新能源車型中亮相。
代表車型:雷諾ZOE電動汽車、馭勝S330插電式混動版和北汽EC180純電動汽車。
趨勢三:雅致、舒適的自然色應用趨多
清新自然、雅致舒適的自然色系應用趨多。淺米、淺棕等大地色系、麻灰色以及仿棉毛混紡效果的中性色系在汽車內飾面料中的應用,營造了一種簡約樸實、自然舒適的移動空間感。
代表車型:BMW i3,MINI3 DOOR和 克萊斯勒PORTAL概念車。
Trend 2紋理設計趨勢
趨勢一:仿碳纖維手工編織紋理匠心獨具
除了常見的經典的幾何小花型和流暢的線條設計外,富有手工藝感和科技感的仿碳纖維編織紋理在各大品牌各級別車型中的廣泛應用,也是本次車展內飾紋理的一大亮點。
代表車型:上汽大眾凌度GTS和江淮瑞風A60。
趨勢二:參數化設計成為內飾紋理新熱點
參數化設計成為汽車內外飾紋理設計的新熱點,應用較多。從外飾車燈、輪轂、前臉格柵到內飾儀表板、門飾件以及座椅等區域,無處不在。彰顯個性化、定制化的獨幅、漸變花型紋理,在座椅區域應用較多。
代表車型:奇瑞Tiggo Coupe概念車和現代VERNA。
趨勢三:木紋、大理石紋等自然紋理回歸
自然的紋理,如大理石紋、木紋等應用也較多,主要分布在車門內飾件、中控臺等區域。
代表車型:別克新君越、全新邁騰和LEXUSGS450。
Trend 3材質應用趨勢
趨勢一:仿麂皮絨面料營造舒適與品質感
仿麂皮絨面料的應用成為了本屆車展內飾面料材質應用上的最大亮點。座椅、儀表板、門板、立柱、遮陽板以w車頂,處處都有仿麂皮材料的出現,根據不同品牌、仿麂皮面料的品質也有所差異,針織或者機織、非織造結構仿麂皮絨面料均有應用。
代表車型:凱迪拉克XT5,BMW6 Series Coupe。
趨勢二:仿毛、棉麻質感彰顯自然與生態
此外,具有自然舒適、原生態的仿毛、仿麻質感纖維材料在展出車型的內飾面料中使用較多,顏色多為麻灰色系,采用同材質同紋理,不同深淺對比或者撞色搭配來設計,主要應用在座椅、門板、儀表板等區域。代表車型:BMW i3、BMW i5、北汽EC180和觀致3 GT。
Trend 4工藝創新趨勢
趨勢一:創新的后道表面處理工藝使得內飾面料豐富的視覺效果和內在價值附加得以完美呈現。
除常規的機織、針織織造工藝外,更多的創新在于通過特殊的后道整理技術賦予內飾面料豐富多樣的視覺效果和價值附加。
趨勢二:燙印壓花、絎縫、打孔、繡花以及貼塑焊接等工藝的大量應用。
壓花、絎縫、繡花、高頻焊接等工藝在本屆車展展出車型中多有應用。
代表車型:觀致3 GT、悅納RV和Cross Polo。
Trend 5多樣搭配趨勢
趨勢一:座椅型面分塊呈多樣化與復雜化
座椅造型、車門飾件、儀表板等區域分塊的多樣化、復雜化,是本次眾多展車內飾設計的又一大亮點。
分塊的復雜化成就了不同材質搭配的靈活多樣化。
特別是座椅的表皮材料搭配設計,采用織物面料與PVC/PU人造革或者仿麂皮的混合搭配,同材質同紋理不同色彩的分布搭配,或者同材質基布通過不同的特殊處理形成的多樣視覺效果的織物面料進行搭配,再加上不同顏色的縫線、縫針軌跡如雙縫線、花式鎖邊縫線等方式,豐富了座椅整體搭配的視覺體驗效果。
代表車型:雷諾卡繽、MINI 3 DOOR,雪佛蘭邁銳寶和寶來200萬輛紀念版。
趨勢二:內外飾零部件搭配協同化趨明顯
內外飾零部件色彩、紋理和材質搭配的協同化設計,相互呼應,整體設計感趨強。
代表車型:雪佛蘭邁銳寶、雷諾卡繽和北汽ARCFOX-1。
匠心成就品質,專注于細節,精心做好每一件產品。